行业新闻

邬贺铨:算力网络是5G和人工智能的底座

发布:2022-07-16  阅读:802



近日,《院士开讲》第十一期在抖音上线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以“算力与算力网络”为题,向网友们科普了算力时代的机遇与挑战。邬贺铨院士今年79岁,是我国最早从事数字通信技术研究的骨干之一,对中国通信发展做出卓越贡献。



图片




图片

5G背后其实是算力的竞争

   
目前,中国的5G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,也正因为我们走在前边,我们的5G产业近年来一直被一些西方国家打压。邬贺铨院士表示,我国的5G产业在这样的处境下,需要解决芯片加工技术等“卡脖子”短板,否则未来6G时代,这些基础性的问题会进一步制约我们的发展。

通信技术发展背后其实是算力的竞争。邬贺铨院士在演讲中介绍,互联网中心(IDC)上,人类历史上90%的数据都是过去几年间产生的,50%的数据在短短两年内产生的,并且预测从现在到2025年数据量年均以30%的速度增长。

伴随着飞速增长的数据量,算力发展也随之提升。邬贺铨院士拿大家熟悉的机器人棋手阿尔法(Alpha)举例:六年之间,人工智能(AI)下围棋的计算所耗的算力扩大了三十倍,相当于每三个半月算力翻了一番。

很多国家将算力作为国家战略性的资产。根据一些IDC公司给出的算力指数,2021年美国的算力指数是75分,中国70分。近年来,我国算力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%,在今后几年还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。在这个过程里,数据中心对于能效的改进也同步跟进,在大力推动数字化发展的同时,对社会的碳排放带来正面贡献。



图片


算力网络是5G和人工智能的底座

   
2021年5月24日,国家发改委联合相关部委发布了《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的实施方案》,正式启动“东数西算”工程。这项工程改善了此前我国算力分布不均的局面,提高算力效率,实现绿色化、区域均衡化。

“东数西算”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发展算力网络。演讲中,邬贺铨院士展示了算力网络的分层模型。算力网络需要延伸到数据中心内部,通过云网的融合来优化资源的编排和分配。

算力网络是5G、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的底座。现在5G技术的大带宽可以帮助我们加速算力向边缘拓展。对于企业来说,数据上云是必由之路,这就需要多云的协同处理能力。邬贺铨院士同样关注到算力网络上下游的产业拓展,比如数据的清洗、标注,数据标注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,可以为更多人才提供岗位。

整个算力网络支撑了数字经济的发展。据统计,从2012年至2021年,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,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1.6%提升39.8%,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,已数年稳居世界第二。

根据全球各家咨询公司的预测,未来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将是5G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三足鼎立的趋势。而在这背后,无疑是算力的竞争。